近年来,文具行业是中国轻工产业发展最迅速、最完善的一个行业。而办公用品则作为文具行业旗下的一个主力军,在国内、国际市场上起着越来越重的作用。最新统计表明,中国文具及办公用品市场的年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。文具及办公用品市场发展步伐均在10%以上,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,集团购买力的提高,将更加加速文具及办公用品行业的发展。许多大的外企文具生产商、经销商都纷纷驻足国内市场,正是看中了中国文具广阔的消费市场前景。

随着经济的发展,国家在教育、健身方面投资的扩大,人们对于办公用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,因此营造出潜力巨大的文化用品市场。这种需求增加的成份主要来自于新建的写字楼、教育机构的设立以及产品使用范围的扩大,有了巨大的需求带动起相关产品的飞速发展。
从企业自身来看,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办公用品企业面临的困难巨大,中国文具产业发展到了瓶颈,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:一是这些企业家对行业的关注度降低,企业家接班人青黄不接,渐离主业的离心力在提高;二是产品升级看到前景,绝大部分企业技术改造没有预算;三是市场营销停留在传统的水平,没有品牌、创新和可控渠道。在日、美、欧等发达国家文具及办公用品行业已经历了市场残酷的洗礼。从制造商集团、经销商集团、零售及直销商集团的合并、收购,形成集团联盟,以面对不断挑战的压力,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。降低运营成本、有效的社会资源组合、寻求资本投资运营的增值和股东投资回报的最大化原则,是中国办公用品行业值得借鉴的方式。
从外部环境来看,印度办公用品企业的崛起和发展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,从参加各类展会上看印度企业的参展规模大幅度增长;从制造方面看印度的文具零部件像墨水、笔头、五金件等技术、工艺领先,反映了印度的文具制造能力已具有世界级的水平。以笔类产品为例,历年来印度进口的瑞士MIKRON公司的笔头生产设备为300多台,而中国仅为50台。印度出口美国,关税每支比中国少0.08美元,而中国和印度都为低档产品,仅关税这一项,中国笔类产品成本要比印度同行高出30%以上。从贸易上看印度产品出口受到贸易保护主义影响远远低于中国产品。